行業新聞
工藝簡捷、綠色環保、成本低、無需避光,中科院化學所利用納米材料開發的“納米材料綠色印刷制版技術”目前已進入中試階段。9月6日,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一行視察了該項目。
該項目由化學所宋延林研究員主持研發。研究人員采用不同于現有感光成像的思路,提出了基于微/納結構的“0,1”數字化可控轉換原理的打印制版技術,直接打印形成了具有相反浸潤性的圖文區(超親油,“1”態)和非圖文區(超親水,“0”態)。
宋延林介紹,與目前國際上流行的計算機直接制版技術相比,納米材料綠色印刷制版技術省去了感光預涂層及化學品沖洗等步驟,消除了環境污染,也大大降低了成本;同時該技術簡化了制版流程,無需暗室避光操作,省去了曝光、沖洗、曬版等環節。此外,該技術實現了直接在印版上打印圖文,減少了圖像轉移次數,圖像再現性好,無需拼版、修版,圖文質量顯著提高。
白春禮在座談中表示,“納米材料綠色印刷制版技術”可能為印刷業帶來一輪新的變革,而這也將是納米技術影響行業發展的實例之一。
但他強調,目前還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通過中試予以解決。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,形成可復制的規模化生產工藝包,才能真正實現大規模的產業化和推廣。他建議課題組采取邊使用邊完善的方式,先將技術在書刊印刷領域推廣,同時加強與企業的密切結合,建立聯合實驗室,盡早實現標準化、規模化生產。
凱樂圖文
友情鏈接